【转载】中国妇女报:探求知行合一 推动先进性别文化建构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妇女报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13-12-25 16:32
A A A

编者按

中国法律对性别歧视规制是否存在制度缺失?新媒体在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发挥着什么作用?高校社会性别理论教育及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如何?在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纪念暨建构先进性别文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们发表了新颖见解。 2013年12月13日,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纪念暨建构先进性别文化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研讨会围绕“建构先进性别文化”“高校社 会性别理论教育”“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课题研究”三个主题展开。与会学者的发言包括非主流伦理文化对女性发展的影响、当代中国乡村女性经验、中国法 律制度中性别意识的缺失、新媒体在妇女与性别研究中的作用、高校社会性别理论教育、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等多个议题,视野开阔,角度新颖。

寻求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将学术议题与现实热点相结合是研讨会的一大亮点。

武汉大学孙晋教授以中国2011年的“新婚姻法”为例,剖析了中国法律对性别歧视规制的制度缺失。新婚姻法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 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孙教授认为,男性购买的房产具有增值性,而女性提供 的装修、家务等具有贬值性,立法者未考虑到这一差异,暴露出立法过程中缺乏性别意识的问题。他呼吁要更重视实质的平等,致力于结果平等,在立法中要考虑到 特定群体的差异。这一直接面向社会热点的学术探讨,反思了新婚姻法的不足,为立法实践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武汉大学李燕萍教授详述了“新生代女性工作价值观对利他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此研究关注成长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生代女性,她们在与社会和文化情境高 度相关的工作价值观方面存在多元、差异化结构内涵。李教授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自主开发的新生代工作价值观五因子20个条目测量法,从重利价值观、舒适价值 观、平等价值观、创新价值观、发展价值观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重利价值观、发展价值观对利他行为有负效应;舒适价值观、平等价值观、创新价值观对利 他行为具有正向作用。在对自我概念的预测和控制情境下,具有平等、舒适和创新价值观的新生代女性,追求内在舒适、渴望人际平等和推动组织创新,从而积极实 施具有亲社会属性的利他行为,构建了和谐舒适的组织氛围,维系了平等互助、共担责任的人际关系。

直面高校社会性别理论教育机遇与挑战

武汉大学纪莉博士的发言展示了新媒体为高校性别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为女性争取话语权提供了有益启示。新媒体意味着高校性别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环 境的技术优势,扩展性别教育途径。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环境中女性声音缺失、话语权被剥夺等问题仍在延续,新媒体环境本身成为新的性别问题出现 的实验场和展示台。这一发言提示女性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变劣势为优势,提升自身影响力。

武汉大学萧映教授与华中师范大学祝平燕教授分别介绍了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性别教育教学建设与发展现状。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在学校的大力支持 下,开设了《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程及其系列性别教育课程群,探索出学术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延伸,从课堂教学向校园文化延 伸,从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延伸,实现了大学生素质习得、专业学习、思想提升的“无缝对接”,出版了《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已开设了14轮课, 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与喜爱。华中师范大学也已形成妇女/性别教学、科研和实务三足鼎立的雏形,除培养人才、发表论文、出版教材之外,还开展了多项妇女社会实 务工作,真正致力于“以理论说明世界,用行动改变世界”。

余永跃教授在点评中指出,高校社会性别教育教学团队应扩大自身影响力,培养有影响的人才:不仅要承担普及社会性别知识的任务,更要成为播撒优秀性别教育人才的播种机,培养一批批能够影响环境,影响决策,甚至直接进入决策层的人才。

关注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助理黄锦琳基于该中心对河南省10所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的调查资料,分析说明:高校“高层女性”中自致角色高于权力角色;“专家 型权力角色”女性比例最低;高校中女教职工比例远高于高层女性比例。生育、早退休、“男尊女卑”文化是制约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的“三大瓶颈”。政府切实落实 发展权、劳动权的性别平等;高校制定面向生育知识女性的倾斜政策;知识女性努力扮演事业、家庭双重角色是突破“发展瓶颈”的“三大对策”。这是武汉大学妇 女与性别研究中心继2011年完成的“湖北10所大学高层女性‘发展现状’调查统计”课题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该发言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共鸣与好评。

武汉大学冯惠敏教授通过在台湾和大陆多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对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幸福感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总体上来看,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幸 福感受较为满意,台湾女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高于大陆女大学生,在幸福感的多个维度上存在着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造成海峡两岸 女大学生幸福感差异的归因有三点:一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差异;二是大陆高校对幸福教育重视不足,幸福教育内容匮乏;三是女性意识的差异:大陆 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强,女性意识淡薄,忽略了现代女性应具有的自主自强的性格特点;台湾女大学生受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女性意识和女性角色较为突出, 她们更加肯定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角色。通过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幸福感调查及比较研究,冯教授提出了提升女大学生幸福感的三条建议:一是优化社会环境,提高 女性社会地位;二是完善高校德育工作,加强女大学生幸福教育;三是调动主体的能动性,唤醒女性意识。加强对幸福感的重视和关注即是关注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发展。

纪念大会由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学校外聘外籍专家、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林曾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心主任冯友梅教授致词,表示中心 未来将走依托“学院”发展,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的专业化道路;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罗萍教授作《勤奋耕耘、不懈追求、昂首未來——20年工作回顾与展望》报 告。中国妇女研究会与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妇女报社、湖北省妇联、武汉市妇女联合会等领导与嘉宾到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 贺词。(萧映 黄锦琳 谭静)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woman.com/rp/main?fid=open&fun=show_news&from=view&nid=10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