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玲:《从结构制约到志愿参与:民间信仰公共性的现代转化》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21-03-04 09:30
A A A

李翠玲副教授《从结构制约到志愿参与:民间信仰公共性的现代转化——以一个珠三角村庄为例》一文发表于《民俗研究》2019年第2期。该文在民族志个案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性条件下的民间信仰公共性转换进行了讨论。

民间信仰被视为传统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载体,但由于依附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以往乡村社会中的民间信仰公共性通常带有总体性和强制性色彩。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宗教保持和发挥公共性的机制发生了变化,个人责任而非结构约束成为现代宗教公共性的根源。个案村庄盛行祖先崇拜和地域崇拜,1949年以前,所有家族和社区成员都必须参与祖先崇拜和社区庙宇仪式,反过来,被允许参与相关仪式也是获得及确认家族或社区成员资格的重要途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的“制度性”几乎丧失殆尽,传统地域社会结构遭到瓦解,庙宇或祠堂丧失了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权威,祈福解厄、寻求归属和意义、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或是体现责任和能力,在利他活动中追求自我实现成为村民参与民间信仰活动的主要动因。

近年来,以个人志愿参与为基础的民间信仰实践不仅为村庄日常生活增添了传统文化韵味,而且还有力地带动了社区公益慈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倡导慈善捐助。当地居民踊跃为庙宇、祠堂的修建维护和集体仪式捐款,积极资助修建路、桥、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赞助龙舟赛、青少年篮球赛、健身操赛等社区集体文娱活动,并经常为鳏寡孤独、失学儿童、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献爱心”;(二)培育志愿参与意识。当地社区弥漫着一股为宗教事务做“义工”的热情,大多数人都乐于义务为庙宇和集体仪式奉献时间、金钱和劳动;(三)培育新型道德价值观。宗教价值观中的奉献、利他逐渐被现代“志愿”话语吸纳,做志工、义工成为一种时尚,各种以“义”冠名的公益活动纷纷涌现,如义卖、义诊、义修等等;(四)激发责任感,强化互惠。通过为集体仪式“出一份力”获得主动参与感,回馈社区,加强与与社区和邻里的联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村民的共识。在这一过程中,社区认同的结构性和先赋性因素逐步让位于个体的选择和行动,

公益性质的社区参与不但有利于塑造友爱、互惠和“人情味”的社区氛围,而且能够促使居民认识到作为社区一员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出于对“家园”的挚爱参与其中。

最后,文章指出,宁村民间信仰公共性的转化,并不是社会转型的自然结果,而是受到现实需求、社会结构、乡村都市化和文化价值观共同支配的体现,因此这一个案有其特殊性。不过,这一个案研究也表明,如果传统民间信仰能够被引导转向公益慈善,那么就不仅有助于在乡村都市化转型过程中“留住乡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且还能为社会治理提供宝贵的价值及文化资源。

都市人类学是李翠玲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李翠玲副教授致力于从社会、文化方面开展“人的城市化”研究,尤其关注公共生活在乡村都市化和城市社区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围绕这一议题,李翠玲副教授在《民俗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新视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