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昫:《论“文化转型”与老年社会工作创新》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21-01-31 11:40
A A A

陈昫撰写的《论“文化转型”与老年社会工作创新》一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工作》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原文刊发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文化转型”(culture change)是西方国家在应对“老有所养”问题时,以养老机构为依托,以服务质量为重点,以服务形式为切入,以服务理念转型为目标,以服务模式创新为手段的养老服务设计与实践体系。

“文化转型”的理念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以“老年人导向性照护”为核心。文化转型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浓厚的改革与创新特征,其指导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充分相信老年人具有潜力,尊重个人的自主权、自决权。第二,在保障个体独立性的前提下,引入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多样化的服务提供来源,建立广泛而牢固的支持体系,并使老年群体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互帮互助的机制。第三,以养老为核心,要求老年人做好老年期生活规划,有效应对老年期生活风险。第四,鼓励自我反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强调文化转型的动态性特征,它是一种过程,而非终点。

在文化转型的结构中,对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进行精准定位,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会工作者“何以可为”等关键问题。这种定位的内涵有二:第一,是实际定位,即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职能定位。第二,是形式定位,即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胜任力定位。

在文化转型的视角下,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被赋予了两项新的含义,分别是整合性价值与启示性价值。整合性价值是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价值所在,文化转型萌芽于老年人的养老诉求,成长于养老服务与养老环境的不断完善,在社会工作体系的支持下得以进一步充实,最终服务于“老有所养”的基本目标;启示性价值一方面体现为理论指导价值,即作为一种理论框架,老年社会工作为正确认识个体老龄化与群体老龄化提供了概念、理论与工具,另一方面则体现为现实应用价值,文化转型的实践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而老年社会工作的创新为养老服务的完善提供了新的保障。

就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思路创新目标而言,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目标可以形象地概括为“维护两种权利,共建代际和谐”:维护老年人的生存权,推进实现长寿的老年生活;维护老年人的发展权,推进实现有质量的老年生活;改善老年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推进实现代际和谐与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