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2点半,社会学系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在系党政领导的带领下,召开了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全系座谈大会。会议由李玉龙书记主持。
会议首先由系主任林曾、副系主任徐炜、学工书记王红分别作专题发言。林曾教授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大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为题,在介绍美国大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了我国大学教育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认为此次的全校教育改革大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他表示,作为社会学这一实践特色非常鲜明的学科,应该通过实践和课程教学环节相结合,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五种能力:领导能力、写作能力、讲演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培养五种能力的过程中,树立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未来的领导者(Future Leader)。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要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既强调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同时要明确专业性特色,让师生获益。徐炜副教授则就我系实践教学发展模式与前景做了简要介绍,梳理了自2008年以来我系实践教学的发展历程,提出我系应该以实践教学为学科特色和抓手,不断深入探索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从中总结经验,提升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王红副书记则以“注重实践育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题,分析了我系2014年学生就业动向,梳理了学工实践育人的好做法,希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下,今后系里要在增强第一、第二课堂的结合,加大学生的通识选修课程选择,提高课堂的前沿知识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在自由发言、讨论环节,师生踊跃表达意见。刘畅副教授就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表达了老师作为教育者应有的立场和责任。周长城教授则表示只有明确教育理念才能明确具体的培养方案,同时他认为老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三者的关系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柳莉、周雄兵老师则就实践教学的完善与系统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对前期的实践教学及时进行总结,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实践教学规划。刘婷婷老师则就如何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各年级学生代表也积极发言,就培养方案的修订、学生中的不良风气、导师制度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最后,李玉龙书记指出,社会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未来的精英与领袖,但是不应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狭义上的行政领导,而应该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行业精英。学生在大学阶段不仅应该加强课堂学习和专业教育,同时也应注重自身的成人教育。大学教育的成才标准也应该更加多元化。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余园报道)